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十年间
深度关注|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
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夜读:心无边界,梦有未来

发布时间:2016-09-20  来源:央视网  字体大小[ ]

  里约残奥会闭幕,在巴西马拉卡纳体育场熊熊燃烧了12天的圣火缓缓熄灭。本届残奥会,中国军团以107金81银51铜共计239枚奖牌的出色成绩连续第四次夺得奖牌榜和金牌榜“双冠王”,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赛场上空高高飘扬。

  原标题:夜读:心无边界,梦有未来

  北京时间今天上午,里约残奥会闭幕,在巴西马拉卡纳体育场熊熊燃烧了12天的圣火缓缓熄灭。本届残奥会,中国军团以107金81银51铜共计239枚奖牌的出色成绩连续第四次夺得奖牌榜和金牌榜“双冠王”,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赛场上空高高飘扬。

  心无边界,梦有未来。今夜,让我们一同向追梦者致敬。

  24岁的“十金王”和“四朝元老”

  不知是否因为右肩后方“鲨鱼”刺青带来的力量,泳池里的他真的像一条鲨鱼一样,穿波破浪,充满着对冠军的渴望。虽然只有半条手臂,他游得却比一些健全人还快,四届残奥会,他斩获十金,有人直呼他简直就是残奥会泳池里的“菲尔普斯”。他就是今年24岁的“十金王”和“四朝元老”,代表中国出征里约残奥会的河南游泳运动员许庆。

  残奥会游泳S6级的比赛,是指运动员同侧两肢截肢或双臂和双手失去功能,而许庆则是左臂完全截肢,右臂仅剩肘关节以上。这是一个让常人很难想象的事情,没有双手,仅剩半条手臂,怎么还能游泳?还能参加比赛并屡屡夺冠?这一切要从他6岁那年说起。

  1998年,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许庆的命运。“6岁那年,我坐在摩托车后面,一辆大卡车试图超过我们的摩托车,但是却把我们卷到车轮下面了……”年幼的许庆就这样几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双臂。

  后来购买假肢时,有人建议他从事一个体育项目,这样会让残疾的肢体重新焕发生机。“因为喜欢洗澡、玩水”,许庆开始学习游泳。从不会游泳到学会游泳,想必许多人都记得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勇气和艰辛,对于一个肢体有残疾的几岁孩子而言,其中的艰辛更多了许多。

  第一次来到泳池,许庆就退缩了,“我好害怕水,不敢下去。”后来,许庆有幸碰到了他的恩师、河南平顶山市体育运动学校高级游泳教练马云鹏,为了让许庆学会游泳,马云鹏特地为他准备了浮背,绑在他的腰上,帮助他慢慢适应泳池。

  不过,这不是让许庆在泳池中最怵头的。“平时训练的队友和我一样,都是残疾人。但是你总是要到公开的游泳池中去游的。”他说,“像我们这种肢体残疾的人,第一次裸露肢体的时候是有非常大的压力的,你可以想象我身穿泳裤出现在泳池边的样子。内心是非常怕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去看的。”

  在家人和教练的鼓励下,许庆抛开杂念,决心在泳池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2004年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年仅12岁的许庆获一金一银,之后入选国家队出征雅典残奥会。虽然并无斩获奖牌,但那次参赛经历激发了他的梦想,一定要在残奥会上夺取金牌。

  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后,2008年北京残奥会,许庆的梦想得以实现:他获得3金1铜。2012年,在伦敦残奥会上,许庆再度获得4枚金牌。里约残奥会上,许庆再次夺得3枚金牌,还两次打破世界纪录。

△许庆在北京奥运会站上最高领奖台

△许庆在北京奥运会站上最高领奖台

  其实在伦敦残奥会后,许庆就因学业而停止了正规训练长达三年。去年全国残运会结束后才被召回队中。而当时已经“发福”的他让教练见到他时心里都“咯噔”一下。

为了搭上前往里约的“班车”,许庆展开了挑战自我的“魔鬼式”训练。每天训练后他还要给自己加量,单独跑步1个小时,一个月后体重就下降了5公斤。乐观的许庆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并最终在残奥赛场的最高领奖台证明了自己。

△许庆在里约残奥会赛场再次登上最高领奖台

  练习游泳十几年了,许庆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当自己面对困难时再也不会害怕了,因为什么苦难都克服了,什么场面也都经历了。他时常用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的一句名言激励自己,“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击败!”是的,他做到了。

  “我的耳就是我的眼”,她是柔道赛场的“女王”

  娇小玲珑,说话细声细气,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总在向远处眺望,这是第一眼看到她的人对她的印象。若不是见到她在赛场上的英姿飒爽,很难有人想象到她竟然是一位柔道运动员。她是盲人柔道选手李丽青,4年前才刚刚“入行”,首次参加残奥会就夺得金牌。

  盲人柔道赛有一道景观,场上在比试,台下教练大声吼叫做指挥。但李丽青的教练张贵富却从不这样,因为在他眼中,丽青是一个动脑子的选手,一个用心去练柔道的人。

  “我的耳朵就是我的眼,对手的喘息、鼻子出气,我能感觉得到她们的状态与体力。有时候我会屏住呼吸,不让对手知道我的动向,这个时候,对手容易乱,因为她搞不清我的意图。我在场上的出击,教练指令与我的判断总是同时产生。”

△李丽青在决赛中力克德国选手

△李丽青在决赛中力克德国选手

  李丽青在赛场上的表现可谓神勇,首轮预赛面对日本选手,为不让对手知道自己的套路,仅用十几秒就以一个“一本”有效得分直接获胜。决赛中,面对德国名将、伦敦残奥会冠军,她还是只用了2分零9秒就取得了胜利。她俨然就是这片赛场的“女王”,用她的话说:“有时候真想在柔道台上多打几个回合,但是胜负最重要。”

  决赛后,李丽青抱着教练失声痛哭。教练说,“这是我六年多来,第一次看到她动情地这样大哭。丽青的不幸与坚强,早超过我们了。这一年中,丽青先后发生踝关节骨折、十字韧带断裂、髋关节脱落,这三样对一个健全人来说,都是伤不起的。”

  在经过精心治疗后站上残奥会的柔道台,对她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而一路过关斩将夺得金牌,真算得上是个奇迹。

  在被问到里约夺冠后有什么心愿时,这个赛场下略显腼腆的女孩说,“我想去海滩听海浪的声音,看看与家乡广东湛江的大海声音有什么不同,也想去摸一下这里的海沙……”

  她看不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世界却记住了这位23岁的盲人姑娘。

  在这里,我可以痛快飞翔

  有这样一支男足国家队,他们不恐韩、不恐日,称霸亚洲,曾获得过奥运会亚军、世界杯季军,甚至还诞生过“世界足球先生”。在里约残奥会上,他们一路击败西班牙、墨西哥,战平阿根廷挺进半决赛,最终仅以1比2惜败于东道主巴西队,无缘决赛。这支为中国足球获得无数荣誉的队伍就是中国盲人男子足球队。

  盘带、拼抢、过人......如果只看脚法,你或许根本看不出在场上踢球的是一群盲人。

  与其他项目的喧嚣热闹相比,盲人足球比赛一开始,观众席需要瞬间寂静无声。因为比赛时,盲人队员们只能通过声音来辨别方向。与健全人不同,盲人队员其实是用耳朵在“踢”球,他们对足球、自身和队友位置的判断,完全依靠自己的耳朵。

  为了确保公平,盲人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需要佩戴眼罩,而且比赛中不得触碰眼罩。比赛用球里面有个铃铛,滚动起来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对于运动员来说,这个铃声就如同黑夜里的灯塔。

  这项运动在中国起步时,也好像在黑暗中摸索光明。为了备战北京残奥会,2006年中国正式组建了第一支盲人足球队。从慢慢走着带球,到逐渐带球小跑,中国教练员和盲人运动员们从零开始,逐步摸索。

  与普通的足球比赛不同,盲人足球采用的是五人制足球。除了守门员外,其他4人的视力伤残程度应达到B1级,也就是完全丧失视力且无光感。面对健全的守门员,盲人运动员如何将球控制在脚下并踢进球门?对此,前任主教练董俊杰只有一个答案:苦练。“让这支足球队坚持下去的,是他们的毅力和信念。他们在困难面前展现出来的那种不屈的坚毅和勇往直前,就算正常人也未必能做到。”

  盲人足球运动员由于视力障碍,因此每个动作都需要靠自己的双手来触摸感受。

  一个简单的拉球动作,盲人孩子要学三四年。

  在40米长、20米宽的球场上,盲人运动员仅能依靠听觉来判断周围环境,引导员是盲人运动员的“眼睛”,他们通过不停地敲击球门,来提醒运动员们射门方向和场上局势。

  为了避免运动员受伤,球场四周围满了隔板。可即便如此,受伤依旧无法避免。与正常的足球比赛相比,盲人足球由于运动员无法看见彼此而更容易做出凶狠的逼抢、放铲等动作。

  可他们从未因此放弃过对足球的热爱和渴望,“只要是在盲人足球场上,我都可以很自由,我想跑或是想往左、往右都可以。这种来去自如的这种感觉是吸引我最大的地方。”

  在中国,还有许多盲人孩子在追逐着自己的足球梦,有孩子说:“只有在球场上全力奔跑,只有足球才让我觉得自己还活着。”他们的坚持,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不一样的力量……

  她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她今年只有14岁,是此次出征里约残奥会中国军团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假如生命中没有意外,今天的她应该和同龄孩子一样,在教室里迎来新学期的生活。她是游泳运动员徐佳玲,5岁那年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遭遇车祸后,徐佳玲失去了一只手臂。疼痛、焦躁、忧郁、恐惧……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徐佳玲陷入了自己跟自己较劲的痛苦之中。生性活泼的她,突然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了。

  带着些许无奈,父母把徐佳玲送去学游泳。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一来女儿从小喜欢玩水,二来“希望孩子能通过持之以恒的付出和拼搏,为自己赢来另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6岁踏进游泳馆训练那天起,打小喜欢水的徐佳玲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特别喜欢在泳池里穿来穿去的感觉,一天游几千米也不觉得累。”她的心里悄悄种下了一颗种子——“我要游到奥运会去!”

  对一个失去左臂的年幼女孩而言,训练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刚开始那段日子,徐佳玲每天都要游1000米左右,可她一句怨言都没有。由于营养一时跟不上,只要运动量过大就会出现发烧等症状,在教练悉心照顾之下,徐佳玲的状态才逐渐好了起来。

  看着女儿瘦弱的身体一遍遍在泳池翻滚,不断调整呼吸、姿势,踩水、摆臂、转身、冲刺……徐佳玲的父母感到既骄傲、又心痛。

  但小佳玲坚持了下来。去年9月,在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徐佳玲一人独得3金3铜,同时打破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两项全国纪录,成为在此届残运会上夺得个人金牌和打破全国纪录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今年上半年,徐佳玲又凭借在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上的优异表现,顺利取得里约残奥会的参赛资格。

  “除了少一只左手,我感觉我一点不比身体健全的同龄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可以!”9月15日,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游泳项目女子100米蝶泳S9级决赛中,徐佳玲以1分07秒90的成绩夺得冠军。

  命运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也必将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这个最年轻的小将凭借自己的努力梦圆里约,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是“教练奶奶”,也是“圆梦者”

  在里约残奥会赛场上,中国轮椅击剑队以9金4银4铜的傲人成绩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28岁的中国轮椅击剑队队员荣静更是获得殊荣,在残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了中国军团旗手,尽显中国残奥运动员风范。

这些光辉与荣耀,离不开一位75岁老人13年的默默付出。

  这位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教练奶奶”的人是庄杏娣,她曾获得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个人花剑冠军。1978年,庄杏娣带领徒弟栾菊杰参加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为我国赢得击剑项目世界大赛的首枚银牌。有着“扬眉剑出鞘”美誉的栾菊杰,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2002年,庄杏娣从国家击剑队的教练岗位退休后受邀执教轮椅击剑,谁知这一干就是干到了现在。

  刚开始她也没底,因为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轮椅击剑。但她决心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队伍带好。训练时,庄杏娣头戴护罩,坐在轮椅上,让运动员把自己当做训练的靶子,运动员一剑剑刺向她的身体,练习进攻的速度。“健全人击剑需要靠步伐移动,而残疾人主要靠腰腹力量,因为轮椅要被固定住,其他技术动作是一样的。”

  训练中,残疾运动员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她。“他们不像有的健全人还需要教练提醒,他们在训练时总会自己加码,想通过运动改变人生。他们不提条件,默默无闻地付出、训练。这种精神,你没有参与残疾人体育,就体会不到。和他们相处13年半,对我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让我心胸宽阔,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摆不平的了。”

  而庄教练生活中的无微不至也带给了运动员太多感动。作为70多岁的老人,原本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庄杏娣有两个孙子,轮椅击剑队的训练基地和她的家只有半小时车程,但她只有周末才会回家。

  庄教练对运动员特别关心,很少回家,每天都陪着他们,有时还给他们做饭。不论生活、击剑还是心理辅导,都给了他们许多帮助。而在本届残奥期间,庄教练每天最早来赛场,最晚回运动员村,运动员们都说“我们都心疼她”。

  她是 “教练奶奶”,她也是帮助这些“追梦斗士”圆梦的人。向赛场内外每一位像她一样为残奥事业默默付出的“圆梦者”致敬。

  这个特殊赛场上的每块奖牌都承载着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泪水和汗水,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每个梦想都值得被尊重。他们也许没有“洪荒之力”,也许没有浪漫的求婚仪式,但他们所诠释的不屈不挠,所展现的逆境之美,足以震撼人心,感动你我。

  文/央视新闻综合新华社、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 图/网络、视觉中国

中国大众网摘编 方富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